四风对八门门门出状元
“窗含西岭千秋雪,门泊东吴万里船”,从杜甫的诗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中国人对于门的特殊情感与重视。古时上自社稷下达庶民,对于“门制”的区别是非常严谨的。从清代北京城的布局来看,外城有朝阳门、阜成门、正阳门、安定门,内城亦不乏天安门、地安门,核心的紫禁城更有午门、神武门、日精门、月华门等。自古即有“大夫之邑不设台门,臣树塞门便是非礼”之礼法,充份引证了所谓“侯门似海”这句话。
严峻有感,中国人对门的看法与西方人截然不同,西方处理门时着重环境与物理的需求,而中国建筑则重视心理与艺术的层面。门除了具遮掩与防御的实质功能外,更是身份地位与礼俗的象征,古时民宅将门分为大门、中门、总门、便门及房门等,女眷们则遵循“大门不出,二门不迈”之清规,从而衍生了所谓的“门当户对”之说,难怪门在堪舆学上被称为阳宅三要(门、灶、牀)之一了!
门既为住宅之首要,犹如人之口,为祸福休咎之端,因此人们对它的要求自然也相对提高。就阳宅学的立场,门对于住宅的影响不外乎它的大小、形状、位置与方向,它的禁忌包括:
1.住宅的同一面墙上不宜开两扇以上的门(口舌之灾),尤其忌讳两扇大小不同之门(左大换妻,右大孤寡)。
2.门的形状最好不要呈拱形(一生劳苦)。
3.不要把门檐雕龙画凤,好像寺庙一样(易招阴灵)。
4.门最好不要与别家大门相对(对其中一家运势不利)。
5.住宅内部房间之门避免正对(以防口角发生)。
6.门不可与牀、浴厕、瓦斯炉对冲(对家人的身体不好)。
7.门的把手不宜设在面对门之右方(即门开在右侧,会造成家庭不和谐)。
8.开门后绝对不可正对柱子(孤寡多病)。
风水上向来就有“宅无凶吉,行门定凶吉”之说,门是家与社会的分界,也是人伦的分野,它好像房子的口,吞吐着家运的兴衰,阳宅常说祸从口出、病从口入、前门纳金、后门招银,对于门我们可不能等闲视之。